.

狗狗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狗狗看书 > 大秦:奇观误国,实业兴邦啊 > 第31章 对话

第31章 对话

“吃席……这是要出我的席啊!”

苏庆心里吐槽,脸上堆起笑意:“客人,请!”

不过跟狗屠、张良聊了一阵之后,他也意识到一点,两人接近他必有目的,可并不是冲着刺杀他来的。

而且,夏无伤这一次到访,应该是受到了张良的游说,冲着造纸术的利润前景而来。

不过……

造纸术落在张良手里,用途很可能会跟苏庆想象中不一样。

苏庆是想纸张推广后,可以增加平民百姓的识字率。

这东西落在张良手里,很可能会变成宣传反秦的标语工具。

纸张的用法,一旦误入歧途,遭到嬴政的不喜,造纸术会不会遭到禁绝,苏庆可摸不准。

他也庆幸自己一时脑热,将造纸术献了上去。

不然将来纸张的用途遭到滥用,他必然会受到株连。

很可能秦王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,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的好意。

“大王真是高瞻远瞩……”

苏庆心底也很是叹服。

酒宴不过是酒肉,只是烹饪之法,比较接近楚人的口味,有烈酒为伴,宾主尽欢。

尤其狗屠,喝到苏庆酿造的烈酒,更是连续豪饮三碗,将手中的陶碗摔碎,摆出了乐器,击筑而歌。

只是他唱的是燕人歌调,苏庆听得不甚明白,张良、夏无伤却是如痴如醉,连声叫好。

“苏舍人家中的酒水,也是令人印象深刻……”

张良只是喝了小半碗,白皙的脸上便浮现红赤之色,赞叹苏庆的酿酒之法,又问道:“此酒若在山东诸侯,尤其在齐、燕之地,必然能广聚财货致富,可惜了。”

其实各诸侯国都有轻重不一的禁酒令,毕竟战国时代,粮食短缺是不争的事实,官府是禁止民间酿酒的。

但同时官府也垄断了酿酒和卖酒,民间百姓买酒只能从官府渠道购买,价格贵不说,质量也参差不齐,可官府就这态度,爱喝不喝。所以普通百姓更多是去购买黑市里的私酒,私酒也基本是豪富、贵族家族酿造出来,官府再怎么打击,也是断绝不了。

“这也是苏舍人师门的秘藏之法?”

张良好奇问道。

“的确。”

苏庆应了一声,只是对所谓酿酒致富,没什么关系。

其实他不仅会用粮食酿白酒,也会酿果酒,葡萄酒。只是材料不多,他也志不在此,没有多开拓几种酒水的酿造。

他造酒,本质上是为了提取医用酒精。

“张良……就这么喜欢钱?”

苏庆有些惊疑不定,眼前这个像是张良的男子,似乎跟史书上记载的人物形象对应不上。

可仔细一想,他便觉得,历史书上能够记录的文字,也就寥寥数行,仅凭这么几行字去评判一个活生生的人,要是能够精确就怪了。

而张良素有大志,他对金钱的渴望,本质是想聚拢更多财货,用来招兵买马,对抗秦国。

酒过三巡,又听了狗屠一曲高歌之后,苏庆也抛出了疑问:“我见两位客人,气宇轩昂,绝非凡夫俗子,如今大争之世,大秦正是用人之际,何不投效朝廷,舒展心中包袱,反而退而谋求贱业,甚是不解。”

“某也是这样说,甚至之前还准备举荐于大王阶前,却是拒绝了。”

夏无伤也笑吟吟地附和。

还好张良拒绝了……

苏庆鼻尖险些都冒出了汗珠。这家伙整天想怎么谋害秦王,你还要把他举荐给秦王?

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。

“人各有志。”

张良微微拱手:“某是韩地之人,韩人在秦国朝堂,并不容易受到待见,难以舒展胸怀。”

狗屠也重重点头:“夏令官便是如此,夏令官可是申不害一门的高徒,学富五车,在秦也不过屈任乐官一职,更不提韩非公子,如此大才,却是被活活害死在了牢狱之中。”

“原来如此啊。”

苏庆若有所思。

他看了夏无伤一眼。

他可没想到,这个酒色过度模样的家伙,竟然还是法家学派,申不害一系的传人。

但是……

申不害的“术”法,在法家里也只是拧巴的小道,本质是让君主以权术制衡群臣,玩弄人心。

韩国在申不害的变法之下,曾短暂地兴起过,可随着韩昭侯死去,韩国便再次衰弱,毕竟权术,不是每一个君王都能玩得转的。

而秦国所重的是商鞅的“法制”之法,夏无伤这种法家小道,不被重视就正常了。

“韩非之死,是非曲直,一时间难以辩说。”

苏庆拱手说道:“但最大矛盾是,秦人要灭韩,韩非要存韩,此是不可调和矛盾,他难以在秦国施展抱负是理所当然的。”

“可内史腾,郑国入秦,却是大用之材,如今内史腾为大秦核心之地地方首脑,郑国不但总领秦国水务,所修之渠,更是以其名命之,千古之后,其名也必然昭昭,如何说韩人在秦,不被重用?”

“至于夏令官……居于少府,掌一国礼乐。古人云:‘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’。礼乐为祭祀、征伐必不可少的重典,非有大才大能者不可任用,怎么能说夏令官在大秦不被重用呢?”

“这……”

狗屠蹙起眉头,想反驳却似乎觉得,苏庆言之有理。

张良却脸色一下子阴沉下去,好一会才缓过来。

内史腾本韩国南阳人,镇守此地,可却带着此地投奔了秦国,之后更是受秦王之命,领兵灭韩,一战而下!

韩国从此纳入了秦国版图,张良也从贵族公子,成了亡国遗民。

对内史腾的恨意,自然是极大的。

至于郑国……张良却只能叹一口气。

这本是韩人派到秦国的间谍,在嬴政当上秦王那一年,帮秦国在关中修建水渠。

韩国的本意是,秦国倾国之力去修建这条水渠,便没有精力去攻打韩国,此乃疲秦之策。

后来嬴政发现郑国是间谍身份,身上更有不可告人的目的,怒而下逐客令,驱逐六国来秦之人,最后被李斯劝下。

而且嬴政也发现,郑国也十分纯粹,他修水渠,是真的在认真修,不是故意搞烂尾工程,便继续委以重任,最终修成了这条震惊天下的水渠,从此关中成了沃野之地,再无凶年,粮食连年增长,国力大增。

秦王感念郑国的功劳,将此渠命名为郑国渠。

如今郑国依旧被秦王重用,总管天下水利事务,秦王对其信任有加,君臣之间的佳话,都在民间流传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